一、專業定位
立足金融行業特色優勢,構建全方位人才培養體系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對供應鍊人才的基本需求,立足學校在金融領域的特色優勢,依托學校的學科群優勢,打造融合“供應鍊管理、信息技術和金融”于一體的供應鍊管理綜合人才。
二、培養目标
本專業以國家供應鍊戰略為導向,培養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和國際視野,具有紮實的經濟學、管理學基礎,系統地掌握優化理論、方法與技術,供應鍊管理理論與方法,熟悉全球化背景下供應鍊管理專業知識,掌握完整的供應鍊管理知識體系,了解供應鍊成員企業運作及産業供應鍊關系,能夠高效協調,改善供應鍊運作、降低供應鍊成本、減少供應鍊故障、應對供應鍊風險。具備較強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一定的創新創業能力,能在制造企業、港航物流業、供應鍊服務業、金融業等企事業單位從事供應鍊規劃與設計、供應鍊運營、供應鍊分析等工作的“國際化、創新性、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三、培養規格
本專業主要學習經濟學和管理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管理學的基本理論與實踐操作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理論分析和實務操作的基本能力。
通過全日制學習,畢業生應達到以下具體要求:
1.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正确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具有較強的形勢分析和判斷能力,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2.具備一定的人文情懷與科學素養;對主要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領域和自然科學知識成果有一定了解;勇于追求真理、堅持真理。
3.具備紮實的供應鍊管理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具備一定的從事物流管理專業業務工作的實踐能力和初步的學科領域研究能力;具有較好的專業外語水平;奠定專業發展和終身學習的基礎。
4.具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
5.具有較為開闊的國際視野;具備一定的跨文化交流、溝通的意識和能力。
6.具有健康的體魄、堅定的意志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态度。
四、課程體系
(1)公共基礎課(必修):根據各高校經濟學、管理學大類專業公共基礎課要求安排,為學生打下經濟學、管理學、數學、統計學理論基礎。課程 包括:經濟學原理、管理學原理、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數理統計等課程。
(2)專業基礎課(必修):課程包括:會計學、貨币銀行學、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運籌學、博弈論、大數據分析方法、工業工程、運營管理、物流學、管理信息系統等課程。
(3)專業核心課(必修):安排少量培養學生核心專業能力的供應鍊運營、 設計、優化與管理的核心課程。包括供應鍊管理概論、采購供應管理、生産運作管理、現代物流概論、供應鍊風險管理、供應鍊規劃與設計、供應商開發與管理等。
(4)專業實踐課(必修):圍繞每門專業核心課程,安排配套的實驗、實踐、研究性課程,同時可安排綜合性或專業性學術競賽環節;
(5)專業選修課:供應鍊金融、供應鍊戰略、供應鍊信息管理等。
(6)公共選修課:選擇跨專業、學科、學院的課程,擴寬學生知識面。
五、師資隊伍
本專業共有教師23人,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7人,占比73.91%,有碩士學位的教師6人,占比26.09%。教授4人,副教授14人,高級職稱人員占比78.26%。教師隊伍職稱、年齡、學緣結構合理。
近5年,在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Scientia Iranic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Optimization Sciences、《管理世界》、《管理科學學報》、《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中國管理科學》、《管理工程學報》、《管理學報》、《管理評論》、《系統工程》、《預測》、《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和《工業工程與管理》等國内外權威期刊上發表了80多篇論文。
六、教學條件
各項教學資源豐富,學生培養體系成熟。目前擁有廣東省科技金融與大數據分析重點實驗室、金融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金融信息工程省級實驗教學中心,已建成金融數據挖掘、供應鍊仿真、企業管理模拟、電子商務、虛拟仿真、電子金融、軟件工程等實驗室,總投資達1380萬元,實驗開出率100%,有能力支撐本專業的綜合實驗、課程設計或實習等教學任務。
已經與廣東國儲供應鍊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準達供應鍊管理有限公司、廣東省華粵供應鍊管理有限公司、廣東卓志跨境電商供應鍊服務有限公司、廣東廣物供應鍊管理有限公司、廣東省鴻盈供應鍊管理有限公司、廣東高臻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等單位建立了20個校外實習基地。
已完成校級精品課程15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近幾年出版富有特色的教材共18本,其中“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2本,“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2本。
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項國家級、省市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學術技能競賽活動。近6年指導大學生參加“藍橋杯”全國軟件專業人才設計與創業大賽,獲得國家一等獎2人,獲得國家二等獎7人,獲得國家三等獎7人;獲得省級一等獎21人,獲得省級二等獎47人,獲得省級三等獎52人。